知识导航
资源分类

棒束通道内环状流气液界面行为及形成机理研究

棒束通道内环状流气液界面行为及形成机理研究

Study on Interfacial Behavior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nnular Flow in Rod Bundle Channel

Study on Interfacial Behavior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Annular Flow in Rod Bundle Channel

doi:
10.7538/yzk.2018.youxian.0018
摘要:
棒束通道中环状流气液界面行为的研究,能为压水堆的事故处理和沸水堆电厂的正常运行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本研究针对3×3棒束通道中环状流气液波状界面形式进行记录与分析,绘制详细的环状流流型图,并针对其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棒束通道中的环状流主要有搅混型、未全润湿、平滑边界型、单一波状流、包状扰动波、带状扰动波和带状扰动波叠加液相丧失7种形式;单一波状流是当气相速度较高、液相速度较低时,气液界面上发生的有固定波峰和波谷、以固定速度向上运动的流动形式,其现象可通过Kelvin-Helmhohz型不稳定性理论来解释;当液相流量升高或气相流量减少时,发生单一波状流界面失稳,界面能量增加,进入到包状扰动波或带状扰动波阶段;当能量超过1.6 kPa2/Hz时,界面能量超过底层液膜束缚能力,产生液相丧失型环状流.
作者 金光远 张文超 杜利鹏
Author: JIN Guangyuan ZHANG Wenchao DU Lipeng
作者单位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吉林省吉林市,132012
期 刊: 原子能科学技术 ISTIC EI SCI PKU CSSCI
Journal: Atomic Ener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2018, 52(9)
分类号 TL334
关键词: 棒束通道 知识脉络 环状流 知识脉络 界面行为 知识脉络
机标分类号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和引证文献
返回顶部参考文献
返回顶部引证文献
返回顶部本文读者也读过
返回顶部相似文献
返回顶部相关博文

知识产权声明| 服务承诺| 联系我们| 人才招聘|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京ICP证:01007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04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