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导航
资源分类

我国电力市场供求与投资分析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高耗能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力短缺已经成为电力行业最突出的问题。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报告显示,2004年全国有24个省级电网出现了拉闸限电的现象,全国电力缺口高达3500万千瓦,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电力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问题。面对电力的供应不足,国家和社会开始集中资金投入到电力项目中,电力投资一时成为投资的热点,形成了一股投资热潮。但是,这种一哄而上的投资热潮会不会在几年之后引发新一轮的电力过剩现象呢?
  纵观建国来电力发展的历史,我国自1970年开始缺电,改革开放后在国家“集资办电”方针的引导下,电力建设有所加快,到1997年电力供求情况开始缓和,并产生一定程度过剩的现象,甚至导致很多电力企业的发电设备利用率只有50%左右。面对这种形势,国家先后关闭了约1000万千瓦的火电厂。电力投资也受到了严格的限制;从2002年开始,我国开始出现了供求总体平衡、局部紧张的问题,拉闸限电省份逐渐增多,地区电力缺口越来越大,最后形成了电荒,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更令人担忧的是,如今的电力短缺推动了电力投资的热潮,而电力项目周期长,不能在短期内反映到电力供给上,很有可能在几年后形成过剩,如何预测电力需求,调节供给,合理投资,走出“过剩一短缺一过剩”的怪圈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本文就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全文分五章,通过对我国电力市场需求、供给形势的预测,对我国电力投资提出了建议。
  首先,对我国电力市场从总体情况上进行了研究分析,分别从全社会总用电量、各行业、各产业和各地区的用电量,多个角度对我国目前电力消费作了具体的分析;同时总结了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环境对电力行业的影响。电力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从整体上把握电力行业的地位和作用,具体分析促进和制约电力行业发展的因素,进而对电力行业发展提出切合实际的建议,同时也为电力市场投资分析提供基础。
  其次,对我国电力投资市场的状况进行分析。我国的电力投资市场经过4个阶段的改革发展,初步形成目前的投融资体制。现有的投融资格局,在调动各级投资主体的积极性、快速发展电力工业上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矛盾,也相应地反映在电力投融资领域。因此,我国的电力投资市场也不可避免的存在很多问题。在这种前提下,由于电力短缺催发的投资热潮,电源投资建设增速过快,将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近几年电力投资的高峰持续下去,将很可能导致新一轮的电力过剩的局面。所以使电力投资适应市场需求迫在眉睫。
  再次,通过运用灰色系统预测我国电力行业需求,结合供给能力分析,预测我国今后几年的电力供求形势。本文对电力需求预测的主要思路就是运用灰色系统理论,撇开预测中的未知因素,对电力需求量的情况进行动态拟合,预测我国未来几年的需求量,再结合具体的消费情况及其他因素加以调整修正,最后得出合理的预测值。在供给方面,通过对近几年的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分析,结合电力企业对电力投资的景气分析,分析出我国目前的电力供给能力。在分析预测了未来几年的需求和供给情况之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未来几年的电力供需形势,预计到2006年我国电力供应形势将会明显缓和,电力供给能力有显著提高,但是,电力投资若按目前发展的速度继续增加,必然会导致电力过剩。
  最后,根据以上电力供需形势预测的结论对电力投资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这是电力推进市场化改革的需要。虽然投资体制改革在市场经济转换过程中存在许多矛盾,但这只是暂时的现象,电力投资项目只有全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才能真正符合电力市场的要求。其次,要长期保持稳步的电力建设投入。由于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的复杂,给电力预测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预测不准确就容易产生电力短缺或者电力过剩的不合理现象,影响了国民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保持稳定的电力建设投入,既可以保证避免电力短缺的局面出现,也能有效防止由于投资过多而产生的电力过剩。
  因此,对于我国的电源建设投资应该采取一种理性的态度,走出电力建设中长期以来“电力过剩一减少投资一电力短缺一加大投资一电力过剩”的怪圈。决策者应该从全国统一规划的角度上总体把握,加强对电力供需的分析预测,合理安排电力建设的进度和规模,加强电力投资理性化的管理,避免盲目的电力投资过热现象的产生。而各企业在投资电力项目的同时也应对未来全国和本地区的电力供应和需求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对拟投资的电力项目是否可行应该有一个充分的论证。只有合理把握电力投资才能最终有效避免电力的投资过热。
  笔者试图通过灰色系统预测出未来需求量,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然后对未来几年的供求形势做出预测,尽可能准确的拟合出未来几年我国电力市场的供需状况,最后根据这个结果对电力投资提出建议。但是难点在于影响电力需求的因素很多,而且也在随时变化着,用数字来衡量其变化发展必然是不尽准确的。比如高耗能行业的发展加剧了电力需求紧张,如果按照目前的高耗能行业用电的需求预计投资电力建设,将会得到一个较高的增长值,但是如果考虑到国家的宏观调控因素,其结果可能会相去甚远。所以本文只有根据已知的用电量、增长率、相关的影响因素来预测和调整需求量,尽量使预测值可以反映真实需求,以期达到避免电力投资过热的目标。
  本文不足之处在于,由于笔者时间上的限制,建模预测未来几年的用电需求量时,没有将相关的影响因素进行量化,作为变量考虑至模型中,作为弥补,笔者在估计未来几年电力需求量时,结合相关影响因素对模型预测值进行了修正;同时由于篇幅的有限,对电力供给、需求、投资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机联系的关系并未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方面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继续进行相关探讨。
作者 王晓玮
学科专业 国民经济学
授予学位 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导师姓名 苏汝劼
学位年度 2005
研究方向
语 种 chi
分类号 F426.61 F424
关键词 电力行业 知识脉络 市场需求 知识脉络 投资分析 知识脉络 体制改革 知识脉络 预测模型 知识脉络
机标分类号
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和引证文献
返回顶部参考文献
返回顶部引证文献
返回顶部本文读者也读过
返回顶部相似文献
返回顶部相关博文

知识产权声明| 服务承诺| 联系我们| 人才招聘|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京ICP证:01007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04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