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导航
资源分类

含微电网的智能配电网规划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能源问题涉及国家安全,也是人类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能源建设和保障能源供给一直是我国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突出,可再生能源利用逐渐得到国家和世界的广泛重视,并已成为我国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随着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将越来越高,在人类能源利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之前,可再生能源必将逐步取代化石能源,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能源。微电网是科学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方式之一,也是未来电网建设的关键新技术。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含微电网的智能电网规划,是摆在电网规划人员面前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新任务。
  目前国内外对含微电网的智能电网的规划方法,还鲜有研究结果与报道。我们在调研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认真分析与总结,加强对基础理论和规划方法的研究,研究不同种类不同类型微电网的数学模型,突出含微电网的智能电网规划的必要性、科学性、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充实含微电网的智能电网规划理论,可填补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有利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科学合理利用。
  在正确规划理论的引导下,规划的正确合理应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微电网及其内部的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种类、安装位置、分布式电源容量、储能容量及配比和电能质量治理等不合适,不仅不能发挥微电网的优势作用,还可能会对配电系统运行产生负面影响,如增加系统运行风险,增加电能损耗、导致系统电压稳定性降低、大幅度增加短路容量,降低系统可靠性等。因此,本文也对实际案例进行了应用研究。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含微电网的配电网负荷预测、含微电网的配电网电源规划、含微电网的配电网网架规划、含微电网的配电网无功优化、含微电网的配电网经济性评价体系等相关内容。这些研究内容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含微电网的智能电网规划新体系。
  本文提出的含微电网的智能配电网负荷预测模型,适合微电网接入的大电源优化方法,初步建立了含微电网的智能配电网电源规划理论;提出了有助于高渗透率微电网接入电网的网架技术经济优化设计方法,为微电网的经济合理接入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微电网接入后对电网无功补偿的影响,提出了含高渗透率微电网的配电网无功优化方法,为提高微电网以及大电网的整体运行质量打下了基础;从技术经济性、可靠性角度,提出了含微电网的配电网经济性评价体系,为建立含微电网的智能电网的优化运营,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评价依据,有力推动现代配电网的建设。
作者 刘壮志
学科专业 技术经济及管理
授予学位 博士
学位授予单位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
导师姓名 牛东晓
学位年度 2013
研究方向
语 种 chi
分类号 TM728.1
关键词 智能配电网 知识脉络 微电网 知识脉络 负荷预测 知识脉络 规划模型 知识脉络 经济性评价 知识脉络
机标分类号
基金项目
参考文献和引证文献
返回顶部参考文献
返回顶部引证文献
返回顶部本文读者也读过
返回顶部相似文献
返回顶部相关博文

知识产权声明| 服务承诺| 联系我们| 人才招聘| 客户服务| 关于我们

京ICP证:01007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04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237号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